在线客服
有事点这里
站内搜索
  • 广告1
 
   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政策法规>国家地方政策
文化合作新征程 共享产业新机遇
  2014/09/09  浏览 2523 次

文化合作新征程 共享产业新机遇

信息来源:中国文化报   发布时间:2014-9-9

 

由文化部、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和陕西省政府共同主办,西部11省区市协办,西安市政府承办,曲江新区组织的第七届中国西部文化产业博览会将于9月5日至8日在西安举行。

  以“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为主题的本届文博会是西部文博会自2005年创办以来的第7次绽放,也是自2008年第四届西部文博会落户西安之后的第4次提升。在党的十八大、十八届三中全会精神指导下,以及进一步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等成为各界共识的时代背景之下,作为西部重要的国家级文化产业展会之一的西部文博会将如何更好地托举产业交流平台,西部及陕西的文化产业将如何调整、腾飞等,自然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重点。值第七届西部文博会开幕之前,撷业界专家观点以资品鉴。


  10年征程


  促文化资源向文化资本、产品转化


  从2005年至2014年;从昆明到成都,再到呼和浩特,最后落户西安;从西部12省区市参展,到来自国内20多个省区市代表团及美国、马来西亚、韩国、泰国、澳大利亚等海外文化产业代表团参展;从政府主导组展,到市场化转型;从发展繁荣,到合作共享,西部文博会从未停止过改革和创新。


  至2012年,第六届西部文博会的参展单位达到535家,折合标准展位2684个,会期签约金额644亿元,参观观众达35万人次,各项指标均创新高。历经3次涅槃,西部文博会累计参观人数超过200万人次,参展企业4000多家,文化项目签约额突破1800亿元。


  本届文博会吸引来自国内20余省区市代表团以及巴基斯坦、塞尔维亚、老挝、泰国、尼泊尔、芬兰等国家文化产业代表团和我国台湾、香港、澳门文创产品参与,国际化程度再度提高。在“丝路合作馆”设立的丝绸之路沿线及海外专区面积由第六届的不到2000平方米提升至本届的5000平方米,国际展商数量由原来的3个增加到11个。


  “西部文博会落户西安,是陕西人的骄傲。”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党委书记、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副主任孙清潮表示,这方故土曾经孕育了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如今理应为引领西部文化产业发展做出贡献,让文化资源在大众眼前“亮”起来,不断增添历史文化名城的朝气与活力。


  “展会是一个展览展示的平台,是交流新产品、新创意、新项目的平台,是人才、信息交流的基地,还是发挥资源配置作用的着力点。”中国传媒大学文化产业研究院研究员齐勇锋在谈到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建议时表示,周、秦、汉、唐时期是陕西历史上最辉煌的时期,陕西今天应该在中华民族崛起过程中发挥它应有的作用,它应该成为文化高地,而现在这一战略地位还未凸显出来。


  “陕西文化资源的潜力还没有发挥出来,其蕴藏的不仅仅是文化产业。”齐勇锋建议,陕西要积极争取国家规划的支持,在文化产业发展战略上定好位,可以陕北、关中、陕南形成3个自然区域,关中的重点是周秦汉唐,陕南的重点是三国文化,陕北的重点是以延安为中心的红色文化。


  贯通古今


  吹响驼铃深处的当代产业号角


  “深入发掘丝路文化内涵,全面开展旅游等领域的务实合作。充分借助文物、文化资源优势,将历史性与现实性融为一体,大力推进经济带文化、旅游、商贸等交流合作。”陕西省省长娄勤俭日前在《人民日报》上撰文指出,“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和古丝绸之路的起点,陕西与中亚各国文化交往历史悠久。我们要充分发挥这一优势,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教育交流,进一步促进各国人民的相互了解和相互信任。”


  本届西部文博会的五大展馆之一便是“丝路合作馆”。在今年文博会筹备之时,“充分利用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良好契机,搭建国家级文化产业展示与发展平台,做丝路文化交流与文化贸易的先锋、推动者与实践者,实现文化强国的中国梦想”便被明确写进西部文博会的发展定位。


  “由于我国经济社会的东西部差异,也使文化产业存在东西部差距。进行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倒逼陕西文化产业实施大改革。全力建设陕西丝绸之路文化产业带,才能适应和紧跟国家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大形势。”陕西师范大学旅游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教授马耀峰在谈到丝路经济带建设对陕西文化产业发展的新机遇时表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而文化产业是最有可能、最容易取得突破发展的产业。丝路经济带建设,有利于陕西文化企业走出国门、走向世界,深化与丝路沿线国家(地区)在文化旅游、文化创意、文化再生产、人才培育、世界遗产利用保护等方面的交流与合作,促使陕西文化产业成为丝路经济带建设的先行军,陕西文化成为“向西开放”的外向型窗口。


  “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提出,给整个文化产业的发展提出了国际化的新要求。”齐勇锋表示,文化产业前10年的发展基本上是一种内需产业,市场主要在国内。如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从文化产业这个角度来说,就是要提高国际化水平。在前10年发展的基础上,丝路文化产业经济带的建设要面向全球市场,研发生产适合国际市场的产品,这对企业提高研发水准、出品优秀创意等都提出了新要求。


  对于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如何搭乘好“丝路号”列车,陕西省社科院文化产业与现代传播研究所所长王长寿建议,作为古代丝绸之路起点的陕西,在2000多年的历史文化古道上,要站得更高,眼光更远,着重资源整合。各地市、各区域都有很多的事件、人物、物件与丝路有关,应当充分挖掘。做好关键点,依托大项目、大园区,让文化产业上规模、提档次。


  优势互补


  促进西部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近年来,我国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势头良好,对优化文化产业布局、推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经济转型升级和新型城镇化建设发挥了重要作用,但与此同时,特色文化产业还存在产业基础薄弱、市场化程度不高、知名品牌较少等问题。为加快实施《国家“十二五”时期文化改革发展规划纲要》,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日前,文化部、财政部联合发布了《关于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指导意见》,明确了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重要价值和意义,对推动特色文化产业发展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文化部文化产业司巡视员孙若风为此表示,要把《指导意见》各项政策措施落到实处,具体来说,就要重点做好支持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等区域性特色文化产业带发展等各项具体工作,加强对地缘相近、文脉相承区域的统筹协调,鼓励优势互补、相互促进,推动产业要素有效配置,促进区域特色文化产业协同发展。


  本届西部文博会在筹备之初便创新设立了深圳文博会、义乌文博会所没有的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专题展区,突出西部地域特色。“这可能就是不谋而合吧。”王长寿认为,对于特色文化产业来讲,国家出台这个政策非常及时;对于西部文博会而言,应当及时抓住这一机遇。本届文博会上,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宽20余米、长60余米,横跨丝路合作馆和文化陕西馆,将涵盖四川、贵州、云南、西藏、陕西、甘肃、青海7省区的民俗文化产品。


  “现在提协同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过去单打独斗,资源配置不合理。‘协同’在很大程度上是一个资源配置的概念。”齐勇锋建议,藏羌彝文化产业走廊涉及的省区,应当在组织纽带(一个联席会议)、资本纽带(一支投资基金)、市场纽带(一个开放型的市场)三大纽带的共同作用下形成协同发展机制,发展富有当地区域特色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业。


  “西部文博会在内容构成上更多展示和推介与民族核心价值观及精神资源密切相关的文化产品,这既是西部文化资源的优势所在,也是陕西文化资源的中心与亮点。”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陕西文化资源开发协同创新中心主任李西建在肯定文博会的西部特色时表示,西部文博会要更多展出与西部多元文化与多民族文化资源密切相关的文化产品,这既是西部文化生态保护与融合发展的需要,也能彰显文化的个性与特色;推出与现代科技传媒、金融与旅游等密切相关的创意文化产品,这既是文化产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与条件,也代表了文化产业发展的当代方向,是最为期待的文化创新领域。


  市场配置


  进一步激发全社会的创造活力


  本届西部文博会的主题是“合作、共享、改革、创新”。与第六届西部文博会的八字主题相比,细心的人们不难发现,“合作、共享”虽为新面孔,却依然被摆放在了突出位置。


  对此,齐勇锋表示:“我觉得它反映出了新的价值理念、新的文化理念,这个文化理念其实也是文化发展的一个本质要求。作为精神产品,文化要为广大人民服务。因此,文化发展一定要共建共享,要广泛合作。”


  齐勇锋认为,宏观调控要在政策上体现出对文化产业发展的调节作用,不断优化结构,包括区域结构。比如更多地支持少数民族地区、西部欠发达地区的文化发展,然后让东西部更好地合作。


  “共享也是共享改革的红利,像文化产品和文化服务的共享,尤其是广大群众也要共享文化的成果。文化产业是一个创意产业,只有在碰撞、融合的过程中,才能体现价值,这就是共享。”王长寿认为,合作与共享,有利于资源整合。对于文化产业来说,对于不同所有制企业要一视同仁,要让广大民营企业与国有大中型企业一道参与进来。同时,加强文化产业与相关产业的融合。


  “长期以来,社会上条块分割过于明显,产业间的彼此融合度小,这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孙清潮表示,包括高等院校在内,陕西具有文化产业发展的人才资源优势。如今,应当敢于破除旧的、有碍于生产力发展的上层建筑,让文化人回归到社会现实中去,让学者的研究成果在企业中得到及时转化,给企业产业注入持久的活力,这正是中国文化产业加速奔跑的助推剂。

 

[返回上一页]
版权所有:四川盛世古玩艺术品鉴定事务所有限责任公司 Copyright © 2013-20XX
备案号:蜀ICP备2022013954号
地址:中国·四川·成都市一环路西三段三号教育宾馆南二楼2232号    邮编:610072
电话:028-87512661    传真:028-87512661    工作QQ:2396278515
公司邮箱:chinassaa@163.com

关于我们 |  鉴评项目 |  服务中心
招贤纳士 |  生活彩景 |  历史之窗
技术支持:中国联盟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