祭红宣红与郎红究竟差在哪儿
2014-10-17 09:21:53 来源: 今晚网-今晚经济周报
[摘要]:中国人崇尚红色,但瓷器上的红也有不少区别。明代红色釉瓷器的烧制到宣德朝完全成熟,无论质量和产量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业界对宣德年间红釉以专有名词“宣红”称之。180年后,清康熙年间,郎廷极主持御厂窑务时,又重新烧制出了新的品种红釉瓷,人们称之为“郎窑红”或“郎红”。
清乾隆年间的祭红观音瓶
王庆昆有一只清乾隆年间的祭红观音瓶,通体的红色显露着瓷瓶的高贵。说起这瓷器上的红色釉质,王庆昆解释说:“早在宋代钧窑器上就已经出现了,但并不是纯净单一的红釉,而是因窑变机理而显现出的红色斑块。真正意义上的高温红釉瓷是在元代中后期创烧成功的。通体红色的瓷器并不好拿捏,温度低了,烧不出正红色,温度稍微偏高就会‘烧飞’,必须恰到好处才能让铜离子呈现红色,窑内稍有氧化气氛,红色就变暗、变青甚至变黑。直到永乐年间才烧制出纯正的红釉器,因其成品率太低,传世品绝少。”
中国人崇尚红色,但瓷器上的红也有不少区别。明代红色釉瓷器的烧制到宣德朝完全成熟,无论质量和产量都达到最高水平,因此,业界对宣德年间红釉以专有名词“宣红”称之。180年后,清康熙年间,郎廷极主持御厂窑务时,又重新烧制出了新的品种红釉瓷,人们称之为“郎窑红”或“郎红”。永宣红釉器为国家祭祀礼仪需要而研烧,故又将其称之为“祭红”。那么,宣红、郎红、祭红三者间如何区分呢?记者请王庆昆特别介绍了它们的区别。
首先,三者釉质呈现的红都是以铜为呈色剂,都是高温釉种,都是在还原焰气氛中烧成的。这成为了三者的共同点。接下来从名称看,祭红外延广泛,从宣德年间开始,以至明清、民国和现代,同宣红类似的高温红釉皆称祭红,故祭红包括宣红,而宣红不等于祭红。
从表现来看,三者是这样的统一却又相互包含,但从细节讲,差别就显现了。包括宣红在内的所有祭红釉,其物理性质中高温黏度系数都大大高于郎红,因此郎红器都有“脱口”现象。王庆昆解释这种“脱口”现象是因为烧制过程中陶瓷器物口沿及其相邻部位因釉汁下滑变薄,铜离子无法形成红色层,致使该部位釉面呈无色状态并露出白胎底色。这在行内被称为“灯草边”。清末民初仿康熙郎窑器则往往釉垂器底同匣钵粘连,取出后必须敲去垂釉方可,而敲釉时往往伤及圈足,使之伤痕斑斑,这是判别郎红器是真康熙还是后仿器的重要标志之一。再看透明度,祭红釉为乳浊状釉,失透,釉中大、中、小气泡较多;郎红釉为玻璃状釉,透明度高,釉中气泡较少。
宣德祭红与清三代祭红也有差别:相同处是宣德祭红和清三代祭红都不开片,都不易流釉,大部分产品器口都有“灯草边”,大部分产品釉面都有“橘皮纹”。不同之处在于:永宣祭红釉比清三代祭红釉色鲜艳,永宣祭红器釉层比清三代厚;显微结构上,永宣祭红釉中气泡周围有红圈而清三代祭红没有,永宣祭红釉中有红色斑块而清三代祭红没有;永宣祭红釉不积釉而清三代祭红有积釉现象。造成上述不同的根本原因是永宣祭红属于石灰碱釉配方,但已失传,而清三代祭红用的是石灰釉配方。到了清末民国,祭红的“灯草边”不是自然烧制出来的,而是人为用白釉涂抹成的。